彈簧的原始長度就是彈簧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的長度,在地面上做實驗,要創(chuàng)造這樣一種環(huán)境是不容易的。如將彈簧掛起來,彈簧會因本身重力而伸長,如將彈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,則會因摩擦力的影響而造成很大的誤差。所以,我們可以用外推的方法來測量彈簧原始長度。
根據(jù)胡克定律可知,彈簧長度 L=L0+F/k
L0為彈簧的原始長度,F(xiàn)是彈簧所受的外力,k是彈簧的倔強系數(shù),改變外力F就能得到一系列相應(yīng)的L0。作出L~F圖,將圖線外推到F=0的情況,就可以得到彈簧的原始長度。
[實驗用具]
彈簧一個,砝碼若干。
[具體過程]
將待測彈簧豎直掛起來,下端吊一只質(zhì)量為m0的小盤。
在小盤中加入質(zhì)量為m的砝碼(要使彈簧有一個較明顯的伸長),測量出彈簧的長度L。
增加小盤中的砝碼,再測量彈簧長度,重復(fù)七次(彈簧伸長沒有超過它的彈性限度)。
以橫坐標表示F=(m+m0)g,以縱坐標表示彈簧長度L,作L~F圖。
將圖線外推到F=0處,即求出圖線在L軸上的截距,就是彈簧的原長L0。
實驗數(shù)據(jù)如下:
m+m0(克) 80 90 100 120 140 150 160
L(米) 0182 0193 0202 0224 0.242 0.250 0.263
用直尺擬合出L~F圖線,由圖線求出直線的斜率a=0.100米/牛,截距L0=0.102米。
用線性回歸法求出直線斜率a=0.0997米/牛,截距L0=0.103米,相關(guān)系數(shù)r=0.9995,截距誤差△L0=0.002米,所以彈簧原長為0.103#0.002米